重庆綦江区社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建设

发布日期:2025-10-10 08:50 编辑:宿州市供销社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字号:   阅读:

重庆市綦江区供销合作社聚焦乡村振兴,强化县域统筹,以产权联结聚合力、多元队伍强管理、政策支持破难题;创新资产运营,分类盘活、购置、联建、新建,激活资产效能;强化企业带动,延伸农资、社会化服务、产销、回收四大领域链式服务。筑牢了基层社根基,拓展了为农服务前沿阵地,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优化。

一、强化县域统筹,完善基层社建设组织保障。一是加强资源统筹。由区社所属供销集团联合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新建基层社(按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供销集团持有基层社51%以上的股权,形成紧密产权联结。基层社出资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联农带农能力。依托所属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基层社印章证照,统一代办基层社财务,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二是建强人才队伍。吸收农村能人参股并担任13个基层社负责人,委派区社2名干部(不兼薪)下沉到基层社任职,提升基层社经营管理效能。选派7名社有企业员工到基层社兼职,聘请8名基层社经营管理人员作为社有企业片区业务负责人,实行交叉任职。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形成人才孵化机制,培育内部管理人才。三是力争政策落地落实。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区社成立“三位一体”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实施方案,顺利完成年度改革任务。争取相关部门为基层社办理政务审批事项设立绿色通道,近五年累计争取到市级财政资金827万元、区级财政资金510万元支持基层社建设。

二、创新资产运营机制,激活基层社资产效能。一是盘活资产改建。对有资产、无经营的6个基层社,围绕特色产业盘活资产2194平方米,明晰产权1300平方米。郭扶镇基层社聚焦辣椒、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盘活危旧农资店建成农资销售、农产品收购服务站。横山镇基层社立足当地旅游资源,盘活废弃售楼处建成特色农产品展销店。二是购置资产扩建。对有少量资产但满足不了经营服务需求的通惠街道、文龙街道2个基层社,整合市、区两级“三社”融合项目资金267万元和基层社自有资金151万元,分别购置农产品市场仓储分拣用房400平方米、临街商铺183平方米,增强了农产品配送、日用品销售服务功能。三是争取项目联建。对无资产、有经营的5个基层社,争取“三社”融合、“新网工程”等各类项目资金270万元,联合种养大户、农产品经纪人等新建经营服务场所1835平方米。篆塘镇基层社获得“三社”融合资金15万元,联合农村能人建成农资、日用品超市和废弃农膜回收站150平方米。四是政府划拨新建。对基层社空白乡镇,积极落实市、区政府利用街镇国有资产支持基层社建设为农服务阵地的有关政策,争取政府划拨废旧文化站等3处国有资产2160平方米,新建了安稳镇、石壕镇、赶水镇3个基层社。

三、强化企业带动,拓展基层社经营服务领域。一是农资供应带动。区社参股的农资公司建成智能配肥中心,为基层社提供农资配送和技术指导,带动基层社开展农资供应、测土配肥、农技咨询等业务。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与种粮大户对接,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2024年供应农资8000余吨,开展规范使用农资农药等培训14场次。二是社会化服务带动。区社参股的社会化服务公司联合基层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设备310台,提供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秸秆还田等农业社会化服务。2024年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5万余亩次,覆盖全区15个街镇75个村,为农户增收节支860余万元。三是产销合作带动。区社控股的农产品公司加快健全“情牵供销”电商平台功能,拓展区内外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保底销售基层社收购的蔬菜水果,向基层社超市配送生鲜农产品,2024年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家,实现销售3000余万元。四是资源回收带动。区社控股的再生资源公司依托基层社设立回收网点,面向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废弃农膜等物资回收,形成“村级回收+镇级转运+企业分拣加工”的一体化资源循环利用体系。2024年回收废弃农膜270吨,肥料包装物56吨,在“无废城市”建设指标晾晒中达到全市一档,废弃农膜循环回收利用做法获评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