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夷陵区社: 强基兴社 搭建为农服务桥梁

发布日期:2025-03-27 09:48 编辑:宿州市供销社 来源:湖北宜昌市社 【字号:   阅读: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供销合作社以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建设为抓手,借助集采集配降低采购成本,进一步推进基层社高质量发展。

一、社村共建,凝聚多方力量

(一)组织创新聚合力。区社针对夷陵供销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调研,深入了解基层社的发展现状,并多次赴当阳、枝江、远安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以“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建设基层社,并根据夷陵区的产业分布特点,选择了龙潭、五龙、南垭、仓屋榜四个村和下堡坪乡开展先行试点和整镇推进。

(二)完善制度强动力。建立完善的基层社建设模式和财务监管制度。组织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同步确定运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依照相关章程,制定基层社与运营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区社每季度派出财务人员对基层社的财务工作开展培训和指导。这些措施为村级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和基层社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动能。

(三)参股注资增活力。为增强基层社的运营能力,加强两级供销合作社间的利益联结,区社全资企业农发公司向4个村级社注资共91万元。村级社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农发公司持股35%,同时吸引农民和市场主体参与。根据“百县百社”建设要求,农发公司参股下堡坪乡供销合作社35万元,持股35%,成为第一大股东。下堡坪乡政府平台公司持股30%,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各持股4%,状元天麻专业合作社持股3%。

二、优化模式,拓展服务功能

(一)集采集配降本增效。培育供销新晟公司建设多业态集采集配中心,对接厂商和省供应链平台采购商品,搭乘快递进村车辆实现日用品直供到村,降低基层社采购成本。下堡坪乡供销合作社在集镇建设了300m2的供销综合超市,充分统筹乡镇资源,将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纳入超市采购范围,增强超市自我发展能力。2024年,该超市营业额超过200万元。

(二)农资下沉惠农利民。组建供合农服公司和供昇农资公司,通过多渠道对接市场主体开展农资集采集配。与广东中迅农科、三宁、鄂中等8家农资龙头企业合作,构建“区级代理+村级推广”销售模式,实现基层社售价低于市场价10%左右。2024年,基层社农资销售量达到2500吨。充分收集基层社需求,开展化肥备储,累计储备农资1000吨,有力保障2025年春耕需求。

(三)产销联动赋能上行。发挥供销网络优势,助力农产品销售。供销云果、十八湾电子商务公司等参股企业精选柑桔、天麻等基层社特色农产品,通过“832”、邮乐网、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销售。龙潭、仓屋榜供销合作社积极对接柑桔合作社和电商企业,在村内设置收购点,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柑桔。2024年,区社参股企业和基层社累计销售柑橘20万吨,其他各类农产品5000余吨。

三、合作共赢,筑牢发展根基

(一)搭建为农服务新桥梁。夷陵区社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出发,有效对接小农户与市场。与优质厂家合作,通过集采集配低价销售日用品和农资,借助基层社和参股企业高价收购农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民购买日用品及农资时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助力农民增收增收。

(二)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基层社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流转或托管土地,开展柑橘、茶叶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帮助农民破解“谁来种地”和“地怎么种”的问题,激发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在整合社会化服务和农资销售的过程中,村集体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能力。

(三)培育供销改革新动能。夷陵区社以综合改革为主线,坚守为农服务初心,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与邮政合作,按照“六个统一”建设标准,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提档升级,为村民提供日用品、农资销售,再生资源回收及快递收发等服务。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成功招引北京新合作邻里公司智能农贸市场项目落地夷陵,申请中国供销集团“新网工程”资金建设夷陵供销城乡供应链产业园,为基层社农产品上行提供更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