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深耕“三农”纪实
农村是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环节。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但以产业兴带动农民富的路径常常面临资金少、贷款难等难题。
何以兴村?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供销合作社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一号文件部署,以社有企业杭州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抓手,助力强农富农。
“雪中送炭”
做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器”
清晨,杭州市建德市的山间雾气还未散尽,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建德分公司负责人徐小敏已经驾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此行的目的,是回访一家曾因百万元紧急贷款而渡过难关的养蜂企业。“农业耽误不得,资金早一天到位,农户就少一分焦虑。”徐小敏望着窗外的山景说道。
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看天吃饭”是常态。对于众多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和农户而言,资金链就是生命线。
“差100万元,就差这么‘一口气’。”提起2022年杭州依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蜂项目遭遇的资金困境,徐小敏记忆犹新。当时,260个蜂桶急需资金投放,但企业地处偏远,融资渠道狭窄。公司经过紧急评审,快速提供了100万元信用担保,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他们送来锦旗时,我们觉得再险的山路也值了。”徐小敏说。
在临安区,杭州临安康太炒货食品厂总经理陈洁对“稳定器”的作用感受更深。从2014年尝试创建自有品牌“团圆人”遭遇贷款难,到如今成为年销售额4000万元的区域品牌企业,9年间,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其提供担保超2700万元,担保费率也从2.4%逐步降至0.8%。“政策性的担保公司才会这样有耐心,陪伴我们成长,帮我们抵御极端天气和市场波动的冲击。”陈洁感慨道。
不同于商业性融资担保,作为一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特定弱势群体和领域发展为根本目的,为市场不愿做、不敢做,但对国计民生又至关重要的领域提供金融支持。自2017年转型以来,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始终坚守“为农服务”的初心,将金融“活水”引入乡村的田间地头。截至今年6月,公司累计为2616家企业和农户提供34.9亿元的融资担保。
“精耕细作”
用专业风控守护每一笔资金
支持农业,并非盲目“输血”。守住风险底线,才能让金融“活水”持续流淌。政策性融资担保行业既要履行扶持“三农”的政策使命,又要在风险控制与银行商业化运营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合规监管与普惠宗旨的有机统一。
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梅传信介绍,为严格风险管控,公司坚持“四人八次”现场尽调制度,即每个担保项目在一个完整年度内,由4名工作人员上门服务8次,深入调研企业经营、财务和市场状况。“我们每周的评审会要详细研判几十页的保单材料,有时为了一个细节反复讨论。”正是这种“精耕细作”的态度,使得公司在高位风控下,代偿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
除了提供融资担保,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还积极拓展服务边界,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风险预警、产业对接等延伸服务。
在杭州临安的装饰纸产业集群,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业务员为杭州杰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分析市场趋势,提供转型建议,助力其从小作坊发展为现代化企业。在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敏锐捕捉到乡村天然气微管网建设需求,主动牵线搭桥,促成技术方杭州云气控股有限公司与村庄的合作,实现了“村村通燃气”与企业发展共赢……
如今,立足发展新阶段,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围绕“九个一批”核心任务开展专题学习,系统谋划下一步发展。梅传信提出“三个聚焦”: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共富头雁贷”等金融产品;聚焦协同联动,与农合联、共富工坊等深化合作;聚焦数字赋能,提升风控和服务效率。
“我们要跳出传统担保思维,用‘共富视角’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每一笔担保贷款都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种子’。”梅传信表示。
从西湖之畔到天目山麓,从钱塘江边到新安江流域,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足迹遍布杭州的乡村角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管控风险,用真心换取信任,在之江大地的绿水青山间,默默书写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