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潼关县社延伸工作触手 创新监督机制 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2304

发布日期:2025-05-09 08:36 编辑:宿州市供销社 来源:陕西省社监事会、潼关县社 【字号:   阅读:

潼关县社监事会针对社有资产监管“资产类型杂、监管责任大”的突出问题,落实系统化、信息化、制度化的资产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构建社有资产有效监管、保值增值新机制,为农村供销合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面核查资产,落到“底数清+情况明”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社有资产管理工作专班,专题部署将社有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全面推进落实。二是明确管理机制。依据相关政策文件完善资产管理机构,成立潼关县供销联社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作为日常资产管理办事机构,向理事会负责。配有3名人员对本系统社有企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供销联社资产股对其开展指导监督。三是健全管理制度。陆续制定《社有资产投资及管理办法》《企业发展基金运行及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社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标准、步骤、方法等。四是县社监事会全程参与监督,草拟《潼关县供销联社社有资产管理监督办法》征求意见稿,待讨论通过后试行,为今后监事会工作规范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明确清查要求。严格落实“三个不遗漏”(地方不漏、单位不漏、内容不漏)的原则,分层级、分单位、分类型开展全面清查。六是明确清查路径。通过查存档、查现场、查变革等方式规范清查路径,共清查出资产资源3处、对外投资5笔。

二、逐步完善档案,落到“内容齐+动态准”

一是建立一产一档。根据社有资产类别特征,按照分类建档管理原则,建立资产资源、债权权益、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四类资产档案,对资产信息进行全面登记。同时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汇总、整理档案材料,包括房屋、土地的权属证件,出租、出借、使用的合同,投资、合作、项目、借款的协议,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等档案资料,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证明,维护、维修、巡查等管理记录,建成比较完整的书面资产档案库。二是化解履职风险。对合同续签、租金收取、投资收益、证照验审、调整变更等要求管理责任人第一时间发现、处置、解决问题,避免在资产监管过程中发生合同失效、租金迟滞、投资收益款未及时到账等监管不力的失职行为。2023年投资额104万元,分红5.2万元,到账率100%;资产租赁收益13.9万元,按时到账率100%。

三、全面加强管理,落到“规矩严+责任实”

一是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以总社、省社、市社的资产管理办法为基础,结合潼关县实际情况,修订印发《潼关县供销联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社有资产界定、管理体制、收益使用、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进行系统的规定,明确县供销联社为资产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资产管理体制。二是明确资产管理责任。根据资产的设置,结合各股室的职责职能,确定资产管理责任股室和责任人,落实资产管理具体责任。同时,分层细化落实管理权限和责任,对资产管理人员、责任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管理权限进行分设,做到权力相互制约、权责一致,严格防止个人拍板导致资产失管失控问题。三是强化投资管理。制定《社有资产投资及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县社投资行为,切实加强对社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创新拓展社有资产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