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市社:紧扣现代农业 深化改革重塑优势

发布日期:2025-03-27 09:50 编辑:宿州市供销社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字号:   阅读: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供销合作社围绕全力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化工作举措,狠抓任务落实,不断推进韶关市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粮食安全重大战略,以体系化举措夯实稳产保供基础。一是全力做好农资供应工作。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经营企业累计调入化肥11.7万吨、农药1859吨、农膜587吨,保障了全市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二是完善公共型农资农技服务网络。将除南雄、乐昌外的农服公司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重组,组建了韶关供销农服中心,通过整合区域内农机资源,新成立8家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推动实现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市系统共实施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130.5万亩次,完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面积4万亩。

三是推进南雄“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通过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每亩节约农药用量500克,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15%,节约用药成本25元,减少化肥用量约10千克,节约用肥成本约40元。2024年,南雄市社在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暨“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推进会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四是成功争取南雄市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以“EPC+O”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农田宜机化耕作改造。2024年完成全年流转土地5500亩,通过建设运营合作单位统一运营,大力发展粮食订单农业,助力当地丝苗米产业发展。

紧扣现代农业供应链优化,以产销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升级。一是推动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和运营。完成乐昌、仁化冷链物流园项目及乳源、始兴田头冷链中心项目的竣工验收,推动新丰田头冷链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翁源冷链物流园项目顺利启动开工建设,稳步推进浈江柠檬蜂蜜水加工、仁化柑橘商品化处理中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项目,服务农产品流通近4万吨。

二是推进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通过直供配送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切实解决农民在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面临的中间环节多、成本高、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和收益空间。2024年配送公司累计服务全市中小学50家,服务师生1万余人。

三是推进销售帮扶工作。以全国名优特(韶关)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全国消费帮扶平台韶关销地仓为抓手,开展系列展示促销活动,韶关销地仓业务消费帮扶采购额300余万元,其他线下销售额700余万元。销售8个省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区域覆盖广东16个地级市共180个政企采购预算单位。

以组织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打造合作经济“韶关样板”。一是扎实开展五项联农工程。落实“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乳源桂头、新丰梅坑供销合作社申报的2024年示范基层社已基本达成条件;2024年组织申报一类省级标杆社3个、二类标杆社12个;指导成立农业服务合作社8家,组织7家基层社申报省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目前在省社农服组织名录库18家,比上一年增长63.63%。

二是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基地建设。2024年,乐昌通过合作共建供销农场的模式,建设供销农场10个、示范田3个,带动超300户农户种植豇豆近400亩、农户增收近2500元/亩。

三是推进“社村”合作试点。南雄市成功申报省级“社村”合作改革试点县,成立南雄市“社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村集体持股平台、组建南雄“社村”合作运营公司,6个试点村分红94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借鉴“社村”模式,在曲江区樟市镇光辉村及浈江区新韶镇黄浪水村开展撂荒地复耕试点,种植面积达到400亩。

四是拓展面向农民的实用技能培训和金融服务。鼓励推动各县级社与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合作,通过名厨名师送教下乡、上门传授等形式,为当地提供“粤菜师傅”烹饪技能培训服务。2024年,“粤菜师傅”培训16期共648人。通过提供白名单给合作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瓶颈,2024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协助办理涉农主体生产经营贷款金额9040余万元,帮助142户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以深化改革激发动能,以机制创新重塑发展优势。一是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推动集团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层级从4级压减为2级,并推动集团公司本部人员20%下沉到全资(控股)企业参与和监督经营工作;建立月度经营分析会,开展同业企业交流会,推动经验推广,通过对标企业,找出社有企业差距,并要求限期改进提升,形成交流经验、比学赶超的氛围。

二是创新供应链服务。由下属全资控股企业总牵头,整合省、市、县级供销经营网络资源,以“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方式助力南雄丝苗米、仁化贡柑、豇豆等多个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金额达7093万元。

三是建立协调机制。搭建全市供销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召开全市系统综合工作会议、全市社有企业工作会议等,指导县级社融资、谋项目。同时,建立省社在韶企业沟通对接机制,把省社在韶企业统一起来,多次召开专题会。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以实的举措推动治理效能系统性提升。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党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实施党建“政治领航”“思想铸魂”“党建赋能”“效能提质”四大工程,上联省社,下带基层,主动与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互联互动,推进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落实“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二是提升干部能力。组织各科室加强对县级社的指导,分别制定干部管理“一县一策”方案、学习地图、应知应会知识清单等,通过指导学习等方式提升市社、县级社干部能力。组织召开市社干部履职提升会,由每位干部汇报其本人月度工作履职情况,由全部党组成员全程听取汇报并作点评,将评价结果纳入季度公务员考核。推动机关人力资源往业务科室倾斜,加大轮岗力度,培养一专多能人才。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指导、安全生产、统计财务管理等9个体系运行表和抽查检查,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三是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内部审计项目和专项检查项目,通过审计检查促使工作进一步规范;组织开展系统内烟花爆竹、全资(控股)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率达100%。

四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关键少数”带头学,抓实“绝大多数”系统学,推动市社党内学习教育从集中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思想防线进一步筑牢。建立纪检工作体系运行表,党组书记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和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