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提醒消费者维修家电选择正规渠道 避免“小病大修”
日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保委发布家电维修服务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的维修商,警惕低价陷阱,避免“小病大修”。如遇相关纠纷,可拨打“12315”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维修家电时,可以通过产品说明书、品牌官网或官方App查询售后服务联系方式,或选择品牌授权的正规维修商。”市消保委负责人表示,还要确认维修商是否具备营业执照,维修人员是否持有资质证书、穿着工装并佩戴工牌,拒绝无证照或技术资质的“杂牌游击队”。
在维修家电前,消费者要确认收费明细,避免“小病大修”。可通过品牌客服或官方渠道了解维修服务的标准价格,防止维修人员随意抬高收费,并要求商家明确告知检测费、配件费、人工费等明细,确认是否明码标价,警惕虚构故障、更换非必要配件或加收未标明的费用;警惕虚假宣传与低价陷阱。对“特价”“秒杀”等宣传保持理性,核实商家资质和用户评价,避免因低价选择非正规服务;对于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家电,要谨慎维修,建议优先参与政府“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通过正规渠道更换新机。
在维修人员上门后,消费者要现场查看故障检测过程,索要并保存凭证:包括维修单据、支付记录、更换配件清单(建议保留旧件作为证据)以及线上沟通的聊天记录、订单截图等。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要注意“延保服务”条款,确认承保方、保修范围以及是否包含人工损坏等细节。收货时,要仔细核对产品型号和配件完整性。安装前,确认免费项目及收费标准,以避免额外收费带来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