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萧县供销社:牢记为农服务宗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以来,宿州市萧县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为着力点,立足“三农”工作大局,牢记为农服务宗旨,在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品牌、培育本地农企等方面充分发挥供销社独特优势。
保障粮食稳产,筑牢安全根基。萧县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工作,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县供销社指导下属安徽鲁供供销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签订土地托管种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打造优质高产示范区。有序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一季度,金穗小麦合作社投入自走式植保设备40台,智能植保机器人60台,日均作业能力达2万余亩。主动对接国元保险,完善保费优惠措施,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和灾害损失评估、政府监督理赔机制,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提升粮食保障供给能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推广萧县福瑞泽供销社有限公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成功经验,引导更多社属企业结合实际开展粮豆轮作,促进区域优质大豆种植基地建设,助力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指导安徽省英华食品有限公司对接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同砀山申雪冷链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激发振兴动力。坚持“科技支撑、多元投入、产管并重”,邀请专家来萧作种植技术指导。依托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指导下属福瑞泽供销社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农作物研究所,开展现代育种、品种测试、质量检测、监测防控等应用技术研发,与南农大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联手,谋划用两年时间在萧县打造4000亩现代化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健全秸秆收集利用处理体系,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集成技术示范基地,支持萧辉供销社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研发及推广力度,联合省外牧业集团开辟畜牧种养模式,拓宽产业领域。指导推动萧县立亭合作社好七立亭智慧农业园建设,配备全方位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低压动力控制柜调节温度湿度,实现滴灌水肥一体化,倾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发展新兴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指导徽农供销社成立萧县果品协会,采取“供销社+协会+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在“葡萄种植基地+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园基础上,建设基层社示范基地、供销社文化馆、乡村振兴产业展览馆,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开办网上供销社,建设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鼓励立亭合作社发展萧县面皮等特色美食电商直采,提升特色美食知名度。线上“扶贫832”电商平台和线下助采展示中心双线并行,帮助系统内各类经营主体扩大销售提高收入,第一季度,开源屠宰厂销售额达60万元。强化金融赋能,与萧县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农村信用服务体系,为促进社属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经营主体,拓宽致富渠道。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坚持开放办社原则,吸纳成立萧县茗峻供销社,指导萧研供销社扩大辣椒制种产业项目,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强化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挥县农合联作用,实现技术服务赋能、资源开放共享,指导社属企业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推出各具特色的为农服务新模式。今春,县社组织社属企业在丁里镇、圣泉镇召开助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对接会,为村集体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省内各县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调研,总结我县“小田并大田”实践经验,创造性提出“一镇一块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吸引大型农企落地培育本地企业、打造县级科技团队推进产学结合成果转化等建议方案,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宿州市萧县供销社 耿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