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市棉花产业化工作意见

发布日期:2007-10-23 17:30 编辑:admin 来源:宿州市供销社 【字号:   阅读: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2007年棉花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2007年,新培育龙头企业2家,至2010年,省市级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7个;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年营销总额突破10亿元,至2010年,年营销总额实现15亿元;发展优质专用棉基地36万亩,至2010年,优质专用棉基地达到60万亩;创办合作组织9个,至2010年发展到20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万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比上年增长15%,至2010年,带动农户将增加到16万户;创树优质棉花国家和省名优品牌1个。至2010年,力争创树优质棉花国家和省名优品牌2个以上。(目标任务分解详见附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大工作力度,在协调指导上要有新突破。按照市政府“三个一”的要求,要把发展棉花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拿出一半以上的人力、物力、抓好产业化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上下联动,共谋发展。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已制定出全市棉花产业化规划(详见全市棉花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表),要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做到平时经常督促检查,年终考核评比,对作出优异成绩的县区社予以表彰奖励。
(二)、加强基地建设,在植棉面积上要有新突破。要继续实施《宿州市棉花产业化实施意见》,正确引导农民适当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确保全市的棉花资源优势。棉花产业的基础是棉花资源,稳定棉花面积,提高棉花产量,这是发展棉花产业的根本。我市农业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缺乏。要在稳定棉田100万亩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上下功夫。棉花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协会,要从棉种供应到收购加工,进行全程服务。要努力提升服务的技术含量,着力扩大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棉协调发展。要积极推广节地高效的种植模式,提高化肥、农药、棉种的利用率,减少物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技术等多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大力发展优质棉基地、棉花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加大“一村一品”、“千社千品”的实施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基地带动等措施,促进我市棉花生产能力的增强,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2007年,中央财政将拿出5亿元,对选用棉花良种种植的棉农实施每亩15元的补贴,安徽的补贴面积200万亩。我们要紧抓这一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培育龙头企业,在带动能力上要有新突破。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龙头企业必须与棉农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系,让棉农在棉花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要落实扶持棉花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增加对棉花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解决棉花收购资金困难问题,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目前,全市棉花产业还没有加工产值或销售额超4亿元的龙头企业。我们要下大力气,力争在2-3年内,培育出1家产值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从而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个,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1个。各县区都要排出棉花加工、制种、流通和纺织等方面的重点企业加以扶持,增强企业拉动力,尽快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加快棉花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