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排】宿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供销社《关于报送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现将市供销社2022年重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2年1-12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完成销售总额370.7亿元,同比增加83.5亿元,增幅为29%;实现利润4937.91万元, 同比减少56.1%;所有者权益11亿元,同比增长18.85%,其它业务指标及政策环境指标均有增长。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和长三角地区供销社等部门深入合作。市社党组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双招双引”工作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市供销社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先后赴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开展招商考察对接工作。全年外出招商10次,洽谈企业11家,与上海思恒维供应链有限公司、青疆绿品(上海)连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达成合作或者合作意向。另外,市社主动前往杭州市供销社学习交流,宿杭两市供销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苏州市供销社、徐州市供销社等部门也达成合作协议。
二是强力推进外部联合合作。市社积极吸引、配合、服务全国供销总社所属企业项目在宿落地建设,主动对接中国供销在黄淮海智慧物流园投资建设的7亿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与中国农资集团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谋划推动黄淮海智慧物流园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被中农集团现代农服公司苏皖事业部作为2022年苏皖区域农资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第一位上报待批。另外,正在积极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沟通,交流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设。
三是持续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市供销社针对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制定托管方案,扩大托管规模,积极引导合作社开展“订单式”“托管式”农业社会化作业服务,切实帮助农民社员做好抢收、抢种及粮食收购工作。尤其是在农资保供方面,供销社发挥网点覆盖乡村延及周边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确保不误农事,切实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2022年,开展土地全托管面积达50.5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10万亩次。
四是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按照落实全省系统基层组织“526”提质扩面三年建设行动计划,因社施策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加快将基层社打造成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成为承接区域服务中心建设的主体。全年新建和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9个,基层社社员数达到6.42万人。另外,市社严格落实总社《关于进一步做好开放办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开放办社的原则,广泛吸纳各类企业共同参与“三农”服务,积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服务体系。经考察审核,市社积极吸纳安徽农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开放办社企业,并签署了开放办社协议书。
五是加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基层供销社现有经营场所、服务人员等资源,改造升级乡镇配送节点,延伸农村终端网点功能。加强与各类快递龙头企业联合合作,拓展乡镇配送点快递代理服务,提升快递中转分拨和快递运销功能。同时,将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与电商有机融合,以社有龙头企业为支撑,在县城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超市。通过开放办社和战略合作等形式,新建或改造乡镇综合超市10家,县域集采集配物流中心3家,村级综合服务社40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2家。
六是助力助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引领,通过领办参办、业务合作、共建项目等方式,充分发挥加工型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引导农产品深加工,尤其对优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探索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推动农村三次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目前,全市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达到31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社17家,市级示范社27家。
七是有效做好群众来访工作。市社领导班子对群众来访、来信、网上信访事项高度重视。今年以来,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各自联系点,认真排查信访和不稳定因素,并有效化解在基层。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期间,市社党组提前部署排查,深入了解情况,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全力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保持了系统和谐稳定。市供销社共接待来访事件9批次,共21人(次),做到了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
(三)主要亮点
1.按照“党委政府领导、供销社主办、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债务重组、外引内联、项目带动等举措,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的为农服务中心,形成“龙头企业+基层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这种“宿州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被省社写入《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方案》在全省进行推广。
2.全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主要在萧县试点,萧县供销社充分发挥“为农服务”职能,按照县委提出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集土地、找人种”工作策略,积极整合农资、农技和服务团队等各类资源,协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服务,推动本地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各类涉农主体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过程中,拓宽思路、主动服务,从以往的自主流转、托管,向服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转变,有效弥补了村集体合作社的技术、农机、农资等短板。市供销社在大力支持萧县试点的同时,并结合单位实际职能职责,制定了具体扶持措施,在全市供销社系统进行推广。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联合社治理机制还不健全,联合合作还不够紧密,为农服务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县域商贸体系及冷链物流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三是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包袱较重,支撑为农服务能力不足。四是社有企业现代治理结构不完善,基础管理薄弱,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三、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信息捕捉、对接洽谈等关键节点,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质效。积极走出去深谋细做抓项目、抓招商,在寻找新的线索同时,积极协调对接项目及落地的沟通工作,不断提高“双招双引”工作质量和水平,争取更多更优质的项目尽早落地见效。
二是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制定出台2023年度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书,指导督促各县区供销合作社加大改革力度。聚焦“三会”制度建设、优化行业指导、密切层级联系、推动联合合作等关键领域,补齐改革短板,理顺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动力。
三是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站式”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分类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参与“两强一增”行动,加强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科技特派员等深化合作,增强科技服务、机械服务能力。
四是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深入实施基层组织“526”提质扩面三年建设行动,发展壮大县级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基层主体。按照市社培育壮大工程实施方案,认真梳理和分析,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和完善服务体系。
五是进一步畅通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形成县有综合集配中心、乡镇有综合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商贸流通体系。积极推动“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强县”试点县建设。
六是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为农服务主责主业,推动供销合作社社有资本向为农服务重点领域、骨干企业集中,支持社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支持社有企业做大做强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为农服务领域“链长型”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七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供销社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意识形态等各项工作,为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抓实抓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持之以恒改作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环境。
宿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3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