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门户网站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及应急保障制度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6-09-26 15:32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省社处置网络和门户网站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网站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长效机制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及省相关法规、规定、文件精神,结合省社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省供销社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4、事件分类
    本制度所指的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网站与重要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省社机关、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可划分为网站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网站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渗透等破坏活动。
    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事故灾难是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
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事件。
    5、工作原则。
(1)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抓好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和应急保障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
(3)依靠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和操作流程,实现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定期进行制度演练,确保应急制度切实可行。
   二、组织体系
   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为省社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成员如下:
   组长:王首萌,副组长:闫铁力、陈辉,成员:汪斌、秦伟、周其文、王和义、储进乡、刘玉化、曹斌、汪本胜、张志祥。
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落实。 
   (2)研究提出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 
   (3)负责省社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管理,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4)指导省社应对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5)负责对省社各处室及直属单位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与检查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援救。 
   (6)及时收集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处置建议。
     三、预防预警
1、信息监测与报告
(1)进一步完善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要落实责任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网站监控人员按规定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半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建立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网站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站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其他影响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2、预警处理与发布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在 1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领导小组通报情况。 
   (2)领导小组接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3)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决定启动预案,同时确定指挥人员。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4)对需要向公安机关等部门通报的要及时通报,并争取支援。
    四、应急响应 
     1、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在岗人员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同时向办公室报告。 
   (2)办公室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动态。如果事件严重,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做好启动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还要根据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指导,组织应急支援。 
    2、应急指挥
    应急预案启动后,要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态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统一指挥网站网络与信息应急处置工作。 
   3、信息处理
   (1)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应急领导小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2)办公室要明确信息采集、编辑、分析、审核、签发的责任人,做好信息分析、报告和发布工作。要及时编发事件动态信息供领导参阅。要组织有关人员研判各类信息,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完善应急处置计划方案。 
    4、信息发布
   (1)当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办公室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通过相关单位发布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的相关信息,引导舆论和公众行为,增强公众的信心。 
   (2)办公室要密切关注相关媒体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及时采取措施,对媒体关于事件以及处置工作的不正确信息,进行澄清、纠正影响,接受群众咨询,释疑解惑,稳定人心。 
    5、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要迅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或由小组负责人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公安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6、应急结束
    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事态下降到一定程度或基本得到解决,将各监测统计数据上报领导小组并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批准后实施。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迅速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人员和技术、物资和装备以及资金等支持,并将善后处置的有关情况报委领导。
   2、调查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并根据问责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
   六、保障措施
    1、应急装备保障
   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在建设时应事先预留一定的应急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库。在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办公室负责统一调用。
    2、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各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3、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站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由领导小组选择若干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服务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支援力量,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七、监督管理
    1、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加强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和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预防、预警、自救、互救和减灾等知识的宣讲活动,普及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提高工作人员防范意识。
要加强对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及技能,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并将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为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能力。
2、演练
    建立应急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责任与奖惩
    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制度的各项要求与任务,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领导小组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物资等进行实地查练,并将演练的评定结果作为是否有效落实制度的依据。
 
    八、附则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